姚安县科学技术协会简介

日期:2013-11-18来源:转载点击:7926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一、机构沿革

姚安县科学技术协会原称姚安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于1965年8月,为综合协调机构,主席由时任县委书记孙平同志兼任,副主席由李铭同志兼任。“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 

1978年7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社和一些大队纷纷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站、科技组和科技咨询机构,涌现出一批科技专业户和重点户。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县委恢复成立了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并召开了首届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县科协领导班子。 

1983年12月县科协按有关章程进行了换届。 

1984年1月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 

1988年11月7日至9日召开了姚安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姚安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更名为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 

1993年县科协到届,由于机改,没有召开代表大会,领导班子由县委直接任命。 

1995年9月,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县科协从县科委分离,实现了独立建制,设主席1人,专职副主席1人,工作人员1人,编制3人。 

1997年后,县委加强了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县科协按照有关章程,以后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科协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1997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了县第四届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姚安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设主席1人,兼职副主席2人,科协工作人员1人。 

2001年2月县政府机构改革,县科委更名为县科技局,县科协与县科技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县科协主席由科技局长兼任,设专职副主席1人,科协工作人员3人。 

2003年7月29日,召开了县第五届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姚安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 

2006年1月,县政府机构改革,县科协与县科技局分设,恢复了独立建制,设主席1人,专职副主席1人,工作人员4人。 

2009年2月17日至18日,姚安县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设主席1人,专职副主席1人,兼职副主席1人,科协工作人员6人。 

到2010年12月止,县科协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其中:兼职副主席1人),设一室二股,即办公室、科普股、协会股,有在职干部7人。 

二、主要工作及重大活动

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姚安县科协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找准位置,发挥优势,攻艰克难,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县科协的一些主要工作。 

(一)以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招生培训为主渠道的科技培训工作

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简称农函大。农函大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培训原则,聘请当地有专业知识、有一定教学经验的科技人员担任辅导教师,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管理的培训学习。主要招生对象是农村党团员、回乡知青、退伍军人、科技专业户、农民专业协会会员等中、青年农民。农函大实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核、统一发证,入学不需考试,学制一年,从理论到实践、较为系统的掌握一门致富技术。姚安县农函大招生培训工作始于1992年,同年成立了姚安县农函大辅导站。2007年成立楚雄州农函大姚安县分校。多年来,姚安县农函大分校努力克服工作上的诸多困难,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创新办学模式,强化教学管理,到2010年,办学培训19年,培训结业一年制学员17283人(其中:党员5110人,基层干部4546人,少数民族学员4374人,妇女学员3339人),为全县广大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人才,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

2007年以来,县科协认真履行县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沟通和服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四大行动扎实开展,四项基础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公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每年年初,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简称《纲要》)提出的落实四个重点任务和四项基础工程的要求,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及时明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主题、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20个成员单位和10个相关部门。各成员单位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将承担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有机地融入到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之中,同安排、同落实,推动了素质提升工作有序开展。积极组织开展了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共创和谐姚安”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积极营造学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2010年,参与活动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共有580人,发放各种科普资料125423份,发放科技书籍、种养殖实用技术14618册,科普宣传挂图1070张,展出展板601块,展品10件,悬挂和张贴科普宣传标语129幅,接受群众咨询5125人(次),受益群众达43168人(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县科协积极为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做好服务。认真筹备工作会议,精心撰写工作材料,深入细致做好年终总结,及时上报各种报表材料,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管理工作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以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合作为手段,实行共担风险、共赢利益、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是实现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紧密连接的有效途径。县科协认真履行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深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加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力度,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以1986年7月楚雄州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姚安县前场新街大蒜研究会的成立为起步标志,科协开始组建协会,农民也自发兴办协会。到2010年底,姚安县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7个,发展会员22168人。其中:农民专业协会136个,发展会员19056人,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有成员3112人。农民专业协会按组织形态来划分:有技术交流型协会65个,技术服务型47个,经济实体型14个;按专业分类:从事种植业有55个,养殖业18个,林果业8个,加工营销业11个,用水户协会31个,其它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晋工作

农村乡土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科技骨干力量。县科协始终坚持对农村回乡知青、复退军人、妇女、能工巧匠开展技术培训,为其评定技术职称,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姚安县自1988年开展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晋工作以来,累计评定晋升农民技术职称2655人,其中:晋升高级技师7人,晋升技师133人,晋升农民助理技师439人,评定农民技术员2076人。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持续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为全县农村培养了一批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的乡土人才。 

(五)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与教育部门配合,组织青少年参加国家、省、州级科技创新、科幻绘画、小发明创造、小论文、科普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等科技教育系列活动。近年来,姚安县共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459件,其中:青少年儿童绘画作品165件,青少年儿童科幻作文257件,青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发明创造5件,科技教师发明创新成果5件,青少年科学研究论文4篇,科技教师研究论文11篇,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4篇,科技教师科技实践活动方案设计8篇。经评选,共有33件作品获得全国、省级和州级表彰奖励。其中:栋川小学布亚楠同学的《烟尘过滤飞行器》,被评为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儿童科幻绘画三等奖。 

(六)科普宣教活动

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举办“科普日”、“科普一条街”、科普知识讲座、放映科普电影录像、播放科普广播、发送科普资料画报、开展“科技下乡”、科普进校园等活动,创建科普文明社区、科普文明村社,建立科普示范户、示范园,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国家公务员、企事业职工和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气象等科学知识普及。结合广大群众学习、生活、健康等需要,进行节约资源、安全用电、计划生育、卫生保健、防疫治病、抵制伪科学、反对邪教等科普宣传,积极倡导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信科学,努力营造良好的科学文明社会氛围。 

(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科普示范阵地建设

自2007年以来,在省、州科协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州科协〔2007〕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和〔2007〕33号《科普惠农兴村“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姚安县科协积极申报并认真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加快科普阵地建设。2007年确定了栋川镇包粮屯村委会、竹园村委会、蜻蛉村委会,光禄镇草海村委会,太平镇白石地村委会等5个村为试点,开展了“一站一栏一员一校一会”的“五个一”工程建设;推荐姚安县包粮屯村党支部书记魏培银同志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受到了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奖励。2008年,确定了栋川镇蜻蛉村委会为省科协“七个一”示范工程,太平镇太平村委会、栋川镇蜻蛉村苏家湾组、马草地村委会和前场镇新街村委会盐井村4个村为州科协“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开展了“一站一栏一员一校一会”建设。2009年,姚安莲藕产业协会获得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励,获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农哈哈食用菌协会获得省科协“食用菌栽培技术示范培训”项目支持,下达了培训经费3万元。2010年,姚安县农哈哈食用菌产业协会又被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励,获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官屯乡官屯村委会获得省科协、省财政厅“七个一”科普惠农项目支持,下达资金5万元;弥兴镇小苴村委会、光禄镇新庄村委会、栋川镇郭家凹村委会和大河口乡大栎树村委会获得州科协、州财政局“五个一”科普惠农项目支持,分别获得以奖代补资金1万元。 

(八)千方百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

积极征集科技论文参与楚雄州学术年会,为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咨询、专题调查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2010年,姚安县农林水系统共征集上报科技论文21篇参与全州学术年会交流活动,通过评选,共有18篇论文分别获得了楚雄州2010年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工作人员名录

(一)县科协历任主席(党组书记)、副主席

届数

姓 名

性别

民族

学历

藉贯

职务

任职时间

成立

之初

孙  评

高小

姚安

主席(兼)

1965.8.-1966.

李  铭

高小

姚安

副主席(兼)

1965.8.-1966.

杨正伦

中专

姚安

主席

1978.7.-1981.3.

雷家明

大学

四川

主席

1981.3.-1981.12.

陈继平

大学

湖南

副主席

1978.7.-1981.3.

郝性中

大学

昆明

副主席

1979.12.-1981.3.

罗荣富

中专

四川达县

主席

1983.12.-1984.5.

罗学智

大学

姚安

主席(兼)

1984.5.-1988.11.

罗荣富

中专

四川达县

副主席

1984.5.-1988.11.

马知非

大学

武定

副主席

1983.12.-1988.11.

冷芳春

高小

大姚

副主席

1983.12.-1988.11.

罗荣富

中专

四川达县

主席

1988.11.-1992.12.

郁德祥

大专

姚安

主席

1995.8.-1997.12.

冷芳春

高小

大姚

副主席

1988.11.-1992.9.

马知非

大学

武定

副主席

1988.11.-1990.5.

魏正东

大专

姚安

副主席

1992.2.-1997.12.

郁德祥

大专

姚安

主席

1997.12-2001.12.

吴  茜

大专

姚安

主席

2001.12.-2003.7

苏  婷

大专

昆明

副主席

2001.12.-2002.6.

张金莉

中专

姚安

副主席

2003.4.-2003.7.

布丽华

大学

姚安

副主席(兼)

1997.12.-2003.7.

李  祥

大专

姚安

副主席(兼)

1997.12.-2003.7.

吴  茜

大专

姚安

主席

2003.7.-2004.11.

黄有忠

大专

姚安

主席

2006.2.-2008.5.

王永宏

大学

姚安

主席

2008.8.-2009.2.

张金莉

中专

姚安

副主席

2003.7.-2007.11.

曹兴德

大专

姚安

副主席(兼)

2003.7.-2009.2.

杨  铭

大专

姚安

副主席(兼)

2003.7.-2009.2.

郑建明

中专

姚安

副主席

2007.11.-2009.2.

王永宏

大专

姚安

主席

2009.2.-

郑建明

大专

姚安

副主席

2009.2.-2010.4.

任晓花

大专

姚安

副主席

2010.7.-

苏东升

大专

姚安

副主席(兼)

2009.2.-

  

(二)县科协机关现职工作人员(略)

(三)各乡镇科协组织机构

  乡镇科协始建于1983年,成立之初,各乡镇科协都召开了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科协领导班子。之后,由于工作经费等原因,各乡镇都没有再召开代表大会。1995年9月,县级机构改革,县科协实现了独立建制,乡镇科协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各乡镇均设有专职科协秘书长。2001年2月县乡机构改革,各乡镇取消了科技专干的编制,乡镇科协秘书长改为兼职。至2010年底,栋川镇、光禄镇、前场镇、弥兴镇、太平镇、官屯乡、大河口乡、适中乡、左门乡9个乡镇均设有乡镇科协,科协主席由分管领导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科协秘书长前场、弥兴2个乡镇由办公室人员兼任,其余7个乡镇由农技中心负责人兼任。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